.:. 草榴社區 » 技術討論區 » 非洲为什么一直贫穷?
--> 本頁主題: 非洲为什么一直贫穷? 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
红精灵


級別:俠客 ( 9 )
發帖:271
威望:130 點
金錢:14648 USD
貢獻:0 點
註冊:2025-06-05


非洲为什么一直贫穷?



一个在非洲做生意二十年的中国人:非洲人的性格特点,为什么令中国人不喜欢?这里充满了谎言,黑人员工光迟到或者请假,都能编出无数借口。没有很强的时间观念,没有存钱意识,没有说谎的心理负担,你让他们按时赴约,按时还钱,按时兑现承诺,怎么可能?他们的逻辑思维很简单直接,崇拜的不是金钱就是权力,除此之外的东西,很少。他们掌握的现代知识不多,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类的词汇量都很有限,做事离不开反复提醒。


      上周我办成了一件小事,终于把一个客户欠的 110块钱(人民币60元左右)货款讨回来了,而这个过程我走了3个星期。
        事情是这样的,这个客户是个60岁左右的女店主,在附近的一个市场开店卖粮油、香料和生活日用品。她买了我们的货,货款总计也就6000左右。上个月初,业务员送货后,约定的是过两天去拿钱。联系了几天,终于在店里等到了她取钱回来。结果付款时,几千都付了,却还差110。这是很少遇到的情况,为了及时向公司财务交差,我就自己垫上了。

      教训来得太突然,这之后整整三周,业务员电话不知打了多少次,她要么不接,要么就说没钱。业务员好不容易去一趟,在店里看到过她,还是说没钱。而这,还是我跟业务员说你把钱要回来,我会给你奖励的结果。业务员本身也是,你不给奖励,她也不怎么上心,也要一再提醒。最终,上周我亲自去那家店,看到了店主,下车走了过去。我看到她摆个臭脸,一看就知道她明白我的来意。我说都三周了,这点钱应该不差吧?结果她还是说生意不好没钱,回想起我们送货前她一再讨价还价,我明白她就是想故意把这点钱赖掉,占个小便宜。我说不行,谁开店几个星期了,会连这点钱都拿不出来?恰好她店里坐着另一个人,估计是因为要面子,她很快就松口了,说要么我退一件你们的货给你吧?我立马答应了。转身,我就让业务员把那件货原价卖给了另一家店,这才算把钱要了回来。而这个女店主。还出差去过中国,之前我们刚送货时,她还说以后要跟我合作做生意,从中国进口别的货物,比如说大蒜。现在一看,就这信用,还是算了吧。

      还有另一个客户,也是开店卖我们的快消品。进货后,说好的两周内付清,结果拖了一个月。中间经历了无数电话和信息沟通,我还亲自大老远上门好几次,而这客户总是许个新日期后一再食言。不过最终我们还是把钱要到了。我跟业务员说,下次记得不要轻易让客户欠钱,不要老惦记着自己的那点提成。客户欠钱前你是爷爷,欠钱后你是孙子。
        在国内,不失恋不离婚不讨债,也许就不足以了解人性。在非洲,我也在通过讨要货款或者与客户沟通跟付款有关的事,来深度了解黑人的品行和个体差异。

    去过非洲十个国家,多少也经历了一些事,接触了一些人。我以前从没用过英语单词greedy(贪婪),今年跟客户直接接触后,我却一再跟业务员提到这个词。
      许多客户,你要是一开头就答应给赊欠,后面就会得寸进尺,要求你赊欠的越来越多,越来越久。我一再要求业务员守住底线,不能无条件地答应客户要求,必须管控好风险。跟客户交易,付款要么现金要么支票,并且不能是空白支票,拒绝口头付款承诺。

        以上说的,都是通过非洲这边的客户来了解黑人的品行。其实我的多数客户还是比较守信用的,甚至有少数客户拒绝你赊欠给她的,说不差钱,这一点必须说明。
在非洲待久了的中国人,都知道黑人普遍的“强盗逻辑”。比如你租货车,或者请工程队打井,活还没开始干,他们往往都会要求先付一部分钱,理由就是要钱加油,或者要钱买材料。总之,他们很少会给你垫付什么钱。
我观察了很久,我知道黑人之间都很少信任。他们没钱了,想借点饭钱是很难的,接下来就得挨饿。我这边的司机,前两个月有两人因为没生活费,只有辞职结工资走人,因为根本等不到发工资。

      和欧美一样,多数非洲人是没有存钱习惯的。发工资后,要不了多久就没钱了。有家有孩子的,可能会寄一些生活费回家,没成家的,都是今朝有酒今朝醉。生活成本这么高,大多数人收入才几百人民币,就这,他们许多人还是喜欢买iPhone,新的买不起那就买二手的。用着最旧的手机,穿着很可能二手衣服二手鞋,坐着不知从哪个国家进口来的二手车上下班,拿着微薄的收入,他们过的就是低配的日子。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也是严重减配的。他们之间的友善,其实也就是见面问候一下。早上见面说句早上好,傍晚下班说句明天见。尽管这一点可能源于殖民时期,有值得我们学习之处,但他们之间的大多数关系,也就不过如此。聊得再多交往再久,啥都可以说,但就是千万别提钱。
        我之前说过,黑人社会比我们现实得多,大多数人之间实际上只是点头之交,男女之间可能多数也只是彼此需要,露水情缘。这里不会有桃园三结义的兄弟,也不会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。因为这些故事,本身传递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。人世间,没有了信任,哪会有什么兄弟,哪会有什么爱情,甚至哪会有什么长久无私的亲情?所有感情的本质,都是信任。

        观察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,一定不只是看高楼大厦或者别墅成群。你观察一下他们语言中的常用词语,他们的逻辑复杂性,甚至他们的民间故事,就知道他们的社会发展程度和生活重点。一个人际关系很简单的社会,要么很发达,比如北欧。要么很落后,比如非洲。欧洲的简单,很可能是因为变得相对文明之后,对人际关系实现了优化。

        人际关系简单,在非洲反而是件残酷的事。做生意虽然不用应酬,或者为了搞关系直接送钱就行,但那只是富人之间或者贫富之间的往来。普通人之间,过于简单的人际关系,反而是个硬伤,这代表他们彼此不信任,无法有效团结协作,无法无偿帮大忙,只能日常免费指指路、推推车。兄弟姐妹之间,都彼此防着借钱或者帮助,因为担心遇到无底洞,担心有去无回,担心成为扶弟魔。

        在中国,江浙地区民营经济发展快,许多人可以快速在熟人那里借到钱做生意。这本质就是一种互信,就是一种社会协作。如果当地没有良好的社会诚信氛围,是不可能办到的。
      以上说的这一点,在非洲是不存在的。对于大多数黑人,这里充满了谎言,黑人员工光迟到或者请假,都能编出无数借口。这里没有时间意识,跟你说明天还钱,到了明天可能又是一个明天。这里没有存钱意识,有钱就花,没钱就饿肚子。在非洲,对于一个没有存款的人,很难摆脱出卖苦力的谋生方式,甚至无法解决温饱问题。
没有很强的时间观念,没有存钱意识,没有说谎的心理负担,你让他们按时赴约,按时还钱,按时兑现承诺,怎么可能?人的任何行为,都是有前提条件的。腿有残疾的人,无法正常跑步。人格有缺陷的人,必会有让人无法理解的言行。

        人互相不信任,就无法团结协作,特别是无法深度合作。在国内有句话,富人都在人帮人,穷人都在人踩人。这话放在非洲,应该也有一定的合理性。我们比非洲先进,一定是先进在了很多地方。不止是高楼大厦,不只是我们悠久的历史文化,不只是我们的文学作品,不只是我们更会学习。这样一对比,就知道非洲落后在哪里了。
之前写过,非洲比我们薄情寡义一万倍,这里人更现实。笑着冲你走过来的陌生人,下一句可能就是叫你给点钱。黑人同事,唯一不用你反复叮嘱的事情就是会及时找你报销费用。他们做事很简单,除了大多数的问路和推车,别的事情,帮了忙就要图点回报。
        别指望有人在非洲能深情地活着,这里的生活离开了钱,夏天也是数九寒天。这里的秋天很可能没有秋高气爽,反而是常常被生活气得够爽。

        非洲其实就是另外一个世界。我们千万不要用我们自己的文化和思维,来简单、机械地指导自己在这里的行为。人的行为一定要充分结合实际的周围情况,根据输入来输出。在这里不要有种族歧视,就算你忍不住也要藏在心底。这里的社会氛围,我们无法改变,只能顺着他们去交往。在这里,社会氛围其实只够维持点头之交,社会诚信只够保障有限的生意往来,社会基础设施只够出门办事基本顺利,社会治安只够白天出门基本安全。
      所以,我们中国人,也就该明白了,我们在非洲很难交到什么真正的朋友,因为我们无法走进他们的内心,这一点,应该很多国人都深有体会。我们在非洲,也无法跟在国内一样,按时赴约,或者做事指哪打哪。很多时候,各种意料之外的因素让你无法准时或者按计划做事。我们不必跟国内一样要求自己,你太认真,反而会更失望。你太诚信,反而被黑人利用或者被笑话。在这里,啥人啥对待就行了。

      互相信任、遵守承诺、遵守时间,这都是高效率文明社会必需的因素。在国内,建筑工地的包工头,往下对工人能一年结一次工资,这本身就能说明很多问题。要么彼此信任,要么过于内卷,不欠薪就难找到工作。工头按时发工资,工人才有钱过年,来年才会愿意接着干,环环相扣。包工头往上,对大包或者客户,也要按时讨要工程款,不然难以为继。
        我们的社会更诚信,本身就说明我们更先进。虽然现在已经出现了退步。如今国内的离婚率居高不下,结婚率持续走低,婴儿出生率跌到了谷底。在非洲,许多黑人干脆就不结婚,单身母亲无数,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情况非常普遍。这本身就说明普通人之间的关系稳定性极差,接近原始社会或者动物本能。这样的社会,人际关系是碎片化的,不会有太多的大家庭,不会有高效的社会协作,不利于社会发展。
同国内差不多,在非洲,有家庭的员工更靠谱。国内网上有句话,人到中年不如狗,中年员工可以往死里骂。在非洲,就业率这么低,中年人也无法太任性。年轻人工作虽然都是慢悠悠,但他们还是比较珍惜工作机会。他们也许不明白什么主人翁精神,什么效率意识,但他们一定体会过没钱的日子。

        对于黑人,我有一点很深刻的认识。尽管我早就知道有研究表明,东亚人的智商偏高,但我以前并不明白到底是高在了哪里。到了非洲,你跟黑人交往多了,就明白,他们的逻辑思维很简单直接,心里想的就是那点事,崇拜的不是金钱就是权力,除此之外的东西,很少。他们掌握的现代知识不多,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类的词汇量都很有限,做事离不开反复提醒,难以形成闭环,能承受的压力很小。话说完就忘,交待的任务,如果没有一定的规章制度约束,或者没有反复催促,就别想他们能按时完成。
      事事有回音,件件有着落,在国内这是衡量一个人是否靠谱的重要标准。在非洲,算了吧,提都不要提。对中国人这样要求也不行,因为许多中国人实际上也在这边多多少少沾染了黑人的习气,只是许多人不愿承认而已。不知这是否也算入乡随俗?
        在非洲,很多中国人还有个体会。你跟黑人交待事情,他们无论是否听懂,都会点头说YES,所以跟他们确认一下是否真听懂了很有必要。他们做错了事情,有时会简单说sorry,但其实他们根本不走心。十几年前,有香港人跟我说黑人是既要钱又要脸。他们看重金钱,又会死要面子。他们不会轻易真正认错,内心都是一堆借口。话说回来,不盲目自信的话,他们怎么会活得如此乐观?但他们又必须乐观,这么恶劣的生存环境,不乐观的话,估计连“坠楼”跳河都找不到机会。
      总地来说,我们很难和黑人成为朋友,做做生意还行。因为肤色问题,我们绝大多数中国人实际上也无法接纳他们。我们天生以白为美,吃饭用筷子,做事守时守信,这都提醒着,我们跟他们不一样。我们不必歧视他们,只需要合理地团结或者有限地改造他们。对他们千万不要有过高的期望、过深的信任、过多的要求,这些只有我们自己人才配拥有。老式手机和智能手机不是一回事。人和手机一样,软件和硬件的配置都很重要,高配置才能做复杂的工作。老式手机和智能手机之间,只能发发短信打打电话。

      非洲和中国的差距,绝对不止经济上的,绝对不止二三十年。就现在这个情况,你把资金技术都交给他们也没用。手把手教,也得扶着点。几十年前在东非援助的铁路,不是差不多都停运了吗?
      虽然,但是,我们还是离不开非洲,因为我们国内的现实需要。我们中国人来这边,面对的客观条件是这差那差,但我依然看到了进步,包括电力供应状况和通讯水平都在改善。非洲剩下还在被我们诟病的,除了fb就是黑人的品行,由此导致的就是社会管理水平低下,基础设施落后,然后是本地员工无法与我们同心协力高效合作,他们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工作。
        但是,话说回来,要是非洲足够发达,非洲人跟我们一样勤快聪明,也轮不到我们来非洲了。








赞(0)
DMCA / ABUSE REPORT | TOP Posted: 09-20 11:14 樓主 引用 | 發表評論

.:. 草榴社區 -> 技術討論區

快速回帖 頂端
內容
HTML 代碼不可用

使用簽名
Wind Code自動轉換

按 Ctrl+Enter 直接提交